撕掉傳統標籤!台電合作民間企業,發展智慧電網達成永續使命
(左)AWS 的雲端轉型專家 Sean、(中)台電副總經理兼數位長 張忠良、(右)《數位時代》總編輯 王志仁
作為在地 77 年老字號的品牌,台電不僅嘗試透過科技讓電力使用更有效率,近年更開始積極與包含 AWS 在內等許多雲端轉型夥伴合作,積極推動數位轉型。
台電副總經理張忠良表示:「配合工業 4.0 還有新科技,進入電力經濟共享的時代,台電在數位方面的建設與能源的應用跟管理,皆不遺餘力。」
台電布局數位轉型,確保電力供需平衡
事實上,台電在供需兩端皆部署了數位科技。張忠良舉例:「在傳統電網上,我們融入了無人機、機器人、虛擬實境等,完成智慧巡檢作業。」至於需求面,除了智慧電表布建,台電也推出「台灣電力」APP,方便用戶自主掌握用電管理,達到節能減碳的目的。隨著供需端數據的累積,台電也在 2018 年推動「大數據推動會報」,整合數據,讓各部門發揮協同合作,成為後續建構全公司數位發展藍圖的重要基礎。
這樣的做法,其實是種「未雨綢繆」。張忠良補充:「我們的工作還是要穩定電力供需。」透過電力交易平台的數據結合調度系統,與綠電、民間分散的電力資源串接,判斷出供給和需求兩端的可能走向,確保電力應用上能更有效率。
台灣電力 APP 住宅用電分析功能,不僅可推算電器用電度數,還能與近似用戶的用電型態做比較。
擁有穩定安全系統,民間企業成台電重要夥伴
自 2018 年起,AWS 便參與台電在大數據服務的推動。據 AWS 數位轉型專家 Sean 的觀察,「台電在提升發電效率之餘,也融合營運流程和客戶體驗,創造出更多新的價值。」AWS 的角色就是透過安全的雲端服務,將台電業務雲端化,提升效能之餘,也兼顧龐大用戶的資安。
Sean 也點出了幾個可以協助台電推動數位轉型的面向:如透過 AWS 的雲端服務執行複雜的新興能源營運;藉由 AWS 的解決方案,可節省IT基礎設施建置的時間;另也可運用 AWS 的創新技術,快速擴大規模並從大量資料中找到轉型的切入點。除此之外,台電也可透過 AWS 在全球的其他合作案例,尋找創新的方向。
Sean 補充:「雲端服務必須提供穩固、安全的基礎設施,並符合法規要求,而 AWS 在全球知名調研機構 Gartner 的魔力象限評比當中,已連續 12 年拿下領導者的位置,可做為台電的重要合作夥伴。」
智慧電表助力企業營運,台電全力落實永續使命
目前台電的智慧電表,已「可大可小」地進入我們的生活。例如在工廠裝上智慧電表,企業可即時掌握自身用電,作為整體營運優化評估重要參考。藉由數據發揮功能,讓電力運用更有效率。台電透過與民間企業的跨界合作,將有助持續發展再生能源、提升能源管理效率,加速落實「永續發展」使命。
(報導來源:數位時代)
關於 Amazon Web Services
AWS 在超過 15 年以來,一直以科技創新、服務多元、應用廣泛而享譽業界。AWS 一直不斷擴展其服務以支援幾乎所有雲端工作負載,目前提供超過 200 項功能完善的服務,涵蓋運算、儲存、資料庫、網路、資料分析、機器學習與人工智慧、物聯網、行動、安全、混合雲、虛擬實境與擴增實境、媒體,以及應用開發、部署與管理等方面;基礎設施遍及 26 個地理區域內的 84 個可用區域(Availability Zone),並已公佈計畫在澳洲、加拿大、印度、以色列、紐西蘭、西班牙、瑞士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(阿聯酋)新建 8 個區域及 24 個可用區域。包括發展迅速的新創公司、中小型企業、大型企業和政府機構在內,全球數百萬客戶都信賴 AWS,並透過 AWS 的服務強化其基礎設施、提高敏捷度、降低成本。欲瞭解更多資訊,請瀏覽: aws.amazon.com。
探索更多 Podcast 內容
生成式 AI 之於音樂創作者,是挑戰還是全新的可能?AI 的各產業應用及變革 ft. KKLab Music AI 專案經理 Howard
「這首歌的詞曲竟然是 AI 寫的!」這可能是很多人第一次聽到生成式 AI 音樂作品的感受。靈魂寫手等 AI 工具的出現,讓音樂創作的模式出現巨大的改變。過往可能要耗時一個月以上的創作過程,透過機器學習的輔助大幅縮短,讓創作者有更多時間可以專注打磨作品本身。AI 為音樂產業和創作者帶來了新的機會,也帶來了挑戰。AI 的版權如何歸屬?歌手或製作人未來是否會被取代?而 AI 的音樂又是如何創作的?
在地 77 年老字號「台電公司」如何撕掉傳統標籤,引領綠色能源新趨勢?ft.台電副總經理兼數位長 張忠良
作為在地 77 年老字號的品牌,台灣電力公司過去常被貼上「傳統」、「保守」等標籤,為了擺脫這樣的包袱,台電不僅嘗試透過科技讓電力使用更有效率,近年更開始積極推動數位轉型,藉由數據發揮功能、讓電力運用更有效率,往永續能源經濟目標前進。
你知道盤子的底下有晶片嗎?台灣「迴轉壽司」代名詞-爭鮮高效轉型的秘密 ft.爭鮮資訊總監 張星亮
台灣連鎖餐飲品牌爭鮮在台耕耘 20 餘年,幾乎是台灣人對「迴轉壽司」的代名詞,不僅打造全台超過 280 家店、全球逾 600 間店的亮眼成績。更在遇到疫情後,積極佈局轉型,在半年內創下 APP 百萬會員的下載數字,持續提供更流暢的客戶體驗。爭鮮究竟是如何透過科技重新定義餐飲產業、為消費者爭取新鮮?
一年手機殼賣 100 座 101 高的犀牛盾,究竟如何靠科技實現「零浪費」目標? ft.犀牛盾執行長 王靖夫
對手機殼品牌犀牛盾來說,比起市佔率衝上第一,更希望自家產品能永續發展,徹底實現「Zero Waste」。對於變動相對快速的品牌,該理念幾乎是高難度任務,犀牛盾在一年賣出高度相當於「100 座 101」手機殼的成績下,如何仍靠著 AWS 的服務達成減少庫存、減少浪費,一步步實踐「零浪費」目標?
你聽過的安麗已經脫胎換骨!直銷龍頭的科技轉型之路!ft. Amway TW 資訊長 郭宏模
「你聽過安麗嗎?」過去如果提到安麗,一定會知道他是非常成功的直銷品牌,但現在的安麗早已脫胎換骨成一家善用數據及雲端科技的公司。從健康、美妝到生活用品、究竟安麗如何在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仍站穩龍頭地位,突破百億營業額,拓展商業版圖的同時、仍能轉型成功並有效管理龐大的會員?